对话东吴证券王紫敬 下篇|有没有一套“万能”的投资框架来分析计算机行业?
点击报名本场大师课《中美AI投资范式:价值链差异与战略选择》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8月14日采访王紫敬的实录:
有没有一套“万能”的投资框架来指导计算机行业的投资王紫敬:
很多投资者可能想要寻找一套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但是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来说的话,我们可能觉得这个事情本身难度极高,因为我们觉得其实市场的本质是不可预知的,这里面对于股价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多,同时就是里面也充满了博弈,所以我们觉得我们更愿意从我们的研究的价值这个角度去出发,能够进一步地去提升我们的胜率啊。
在我们给到一个初步的观点之后,我们认为我们可能后面更重要的事情是能够沿着行业的发展,能够沿着这个公司本身的发展去进一步地跟踪这个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去修正我们的预期,从而能够更接近于更有利的一个抉择。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应该会形成很多我们有特点的一些规律,或者是技巧——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为什么很多投资者都觉得计算机行业的投资很困难啊?热点很多,有的可能几天结束了,有的可能会持续很久。那这里面的话,我们就认为很多由政策驱动型的行情,它的政策本身的高度会直接去决定这个行情本身的级别。
在梳理行业机会时,您觉得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作为一名行业分析师,我们每天要接触到海量的数据,那么如何能从这些数据之中能够整理和整合出一套成熟的投资思路,我觉得是非常关键的。那现在大部分的投资者可能更在乎的是整个投资链条的后端,主要就是逻辑和决策。但是我们可能要提示他们不要忽视信息的重要性。
因为如果你的信息是滞后的,那么你后面的这些逻辑和投资决策也是滞后的,那么如果信息是错误的,那么会带动整个链条后面都是错误的。
所以对这些海量的数据,如何去降低它们的噪音啊?
如何去能够保证它们的真实性?
如何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之中能够找到最有用的部分?
这些其实就需要我们有对资本市场的非常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作为计算机新财富首席分析师,您如何给新人“培训”?如果是我来给一个初学者来介绍这个行业的话,我可能首先会向他去介绍这个行业的特点,你比如说计算机行业它的下游是非常分散的,往往一个公司它就是一个具体的行业呃。再比如说计算机行业,它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新的热点,所以每年它不乏机会。
那么第二个部分的话,我可能会着重的介绍一下计算机行业一些成长性的体现,因为计算机它是强进攻性的,我们既然选择了去配置计算机,那么我们肯定一就是一定是紧抓住它的成长性,而它的成长性主要是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是它行业本身,它所处行业本身的Beta。再一个就是它在这个细分赛道里面自己市场占有率的不断地提高带来的Alpha,这两个是我们最看重的点,那除此之外的话,我们可能还会去研究它的下游是 Tob 还是 Tog 还是Toc,对吧?它的这个商业模式是项目制的还是产品制的呢?还是说是平台型的?还有就是它的竞争格局。
第三点的话,我们可能就会去强调它的一个估值方法,比如说在主题演绎阶段的话,它的一个波动可能更取决于本身这个事件的大小,或者是你这个预期空间的高度。然后等到它真正开始兑现的时候,我们可能给它足够的包容度,因为你现在的盈利质量无法真正地体现你的这个真实情况。那么等到你再发展一段时间,进入成长期、成熟期的话,我们可能就会使用 PE 或者PEG来估算他的价值。
本场《大师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第一点就是我认为我们是打破了常规的一个分析框架,我们不是很教条地去按照算力算法应用数据这样去解构整个 AI 产业,我们是从一个更偏长期的视角,是从一个自上而下的政策或者说监管的一个角度去看待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应该怎么样去发展,去解构这个产业它的深层次的驱动逻辑。
第二点就是因为我们工作的原因,我们平常有大量的调研,包括和专家和这个上层建筑之间的一些交流,所以我们对整个产业的理解还是偏向于更深刻的,那么自上而下的话,我们可能会提供很多我们自己的非常形象的认知,包括各个产业之间它们是怎么耦合的,然后就是整个具体产业链它是怎么运转的,然后自下而上的话,我们还有很详细的这种去解构,一种落地的话。它的颗粒度会很精细,去能够帮助大家真正地去理解人工智能产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三点最重要的是,我认为在这三四个小时的交流之中,我会把我过去积累的一些跟计算机行业相关的研究的经验去分享给大家,那这些经验有可能是一些我过去踩过的坑,或者是一些特别有用的研究的小技巧等等,来帮助大家去更好地理解这个行业。
本次大师课中,您会分享哪些内容与视角?首先还是希望能够给到大家一个全新的去研究中国的科技型企业的一个视角,因为我们现在看到市面上很多观点它都是基于海外的范式,都是偏西化的。他没有去考量到中美的博弈以及中国的具体国情,那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现在 AI 太重要了,你不可能只是从单纯的行业视角,或者是纯粹的自上自下而上的这个角度去看待它,我们还需要去兼顾到国家的发展和安全,那就像寒武纪这样一批非常优秀的中国的科技型公司,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涨幅呃?那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原因就在于它对于国产算力,包括为什么中国要去发展人工智能加的战略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二点就是我会把我所理解的中国的四大产业优势以一个非常详尽的形式汇报给大家,呈现给大家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向,因为未来无论是产业还是这个政策,包括我们的投资思路,都会围绕这四个比较优势去展开,我也会尽可能多地去呈现出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更好的投资策略。
课程详情更多课程内容,参考下方长海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聚富配资-聚富配资官网-南京网上配资-前十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