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7月4日,在“双百行动”驻坡头区服务队的组织下,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热情,来到美丽的南三岛巴东小学,深度参与了一场以“珍爱美丽家园、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与孩子们一同聆听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专家的精彩讲解,开启了一次难忘的海洋保护沉浸式体验。
实践团与小孩们一同查找贝类资料 杨建荣 摄
南三岛三面环海,迷人的海岸线不仅风光旖旎,更是中国鲎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生态地位独特。实践团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岛上的孩子们传递海洋保护的理念。
活动现场 杨建荣 摄
活动在巴东小学正式启动。“双百行动”驻坡头区服务队队长张吕平主持开场,强调了保护家乡海洋生态的紧迫性。随后,活动特别邀请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陈楚群、李淑两位研究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了海洋生态的奥秘。坡头区教育局和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们也到场鼓励,号召孩子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守护家乡的碧海蓝天。
陈楚群研究员为孩子们讲解海洋科普知识 张荣浩 摄
李淑研究员为孩子们讲解海洋科普知识 杨建荣 摄
实践课堂在微风轻拂的南三岛沙滩上进行。实践团的同学们手持精心准备的《常见贝类野外识别手册》,化身亲切的“海洋小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沙滩上开始了趣味探索。他们蹲下身,和孩子们一起翻开手册,对照着图鉴和沙滩上真实的贝壳,耐心地辨认讲解。
“看!哥哥姐姐,这个是不是就是‘月牙蛤’?花纹真的像月牙!”一个小女孩兴奋地举起一枚贝壳,实践团成员立刻肯定了她的发现,并顺势引导:“真棒!它喜欢干净的沙滩。如果我们不乱扔垃圾,保护好海水,就能经常看到这么漂亮的贝壳了。”小小的贝壳识别游戏,成了打开海洋保护话题的“金钥匙”。实践团的同学们巧妙地引导孩子们在亲手触摸、亲眼观察中,真切感受到保护环境与自己眼前这片海、手中这枚贝壳的紧密联系。
“我们南三岛的孩子,生于海边,长于海边,更应该从小懂得守护海洋生态的分量。这次活动,就是要让保护海洋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巴东小学校长在活动间隙接受实践团成员采访时道出了活动初心。这份扎根乡土的情怀,与实践团深入基层、服务地方的初心高度契合。中国科学院南海所的研究员在肯定活动价值时,也特别点赞了实践团同学们的“突击队”精神:“‘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在‘万村’。你们深入海岛,把海洋保护意识精准传递给孩子们,正是‘满天星’实践团服务乡村、服务‘百千万工程’的生动体现!让青春在海洋保护的教育一线绽放光彩。”
夕阳为南三岛的海面镀上金辉,巴东小学孩子们珍视贝壳的笑脸,已然透露出守护家园的无声承诺。湛江科技学院的“满天星”实践团,以知识为帆,以行动为桨,在“双百行动”和“三下乡”实践的指引下,驶向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深蓝航道。
通讯员/卢佩珊 钟槐见
聚富配资-聚富配资官网-南京网上配资-前十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